黑板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黑板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刘备为何要与东吴火拼除了报仇还有其他因素吗

发布时间:2021-03-02 10:45:26 阅读: 来源:黑板厂家

刘备为何要与东吴火拼?除了报仇还有其他因素吗?

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为何要与东吴火拼?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。

关于刘备发送夷陵之战为关羽、张飞报仇的历史情节大家都很了解,乍一看表面上刘备是为了两个兄弟报仇,但刘备可能考虑的不止这么简单。刘备难道不知道当时蜀国和东吴打仗的风险?既然是报仇,那么怎样才算报仇?是抢回荆州,还是灭亡东吴?

显然这里面有些道道,当时刘备大概率重新调整了蜀国的战略方向,借着两位兄弟之死趁机攻打东吴,当然我们不否认刘备发动的这场战争中有替两位兄弟报仇的因素,这是肯定的,但在这种因素之下,刘备肯定还有自己的一些打算。个人认为,刘备打这一仗是稳赚不赔的。

首先,夷陵之战的风险可控,即便败了也不会动摇益州本土的统治根基。从理论上说,夷陵之战的风险是可控的。因为即便刘备败了,无非是损兵折将而已,吴军不可能乘胜追击,威胁到益州。毕竟曹丕的大军虎视眈眈,就等着孙刘大战之后收割孙权,吴军就算战胜了蜀军,也只能立即收兵防魏军。

事实上,历史上的夷陵之战,剧情就是这么发展的。当刘备惨败后,吴将徐盛、潘璋等人觉得机不可失,建议陆逊杀向白帝城,活捉了刘备时。陆逊就表示曹丕马上就要杀来了,现在顾不上刘备。此后魏国三路大军果然杀来,孙权赶紧派人向刘备求和。

由此也可以看出,夷陵之战的主动权是掌握在刘备手上的。赢了可以开疆扩土,输了也不会动摇统治根基,这种仗很划算,没理由不去博一把的。第二,孙权当时被魏蜀两面夹击,而刘备没这个问题。

夷陵之战前,曹魏的兵力分布是这样的:除了曹真、张郃坐镇雍凉,可以打刘备外,其余的部队都是挨着孙权的。也就是说,如果曹丕当时想打刘备,他就得把部署东线对付孙权的部队,如夏侯尚、曹仁、曹休、张辽等部往西大幅度调动。

很显然,这种大规模的调动,是非常不划算的行为。而且大军一旦西调,孙权还会在东线和中线趁火打劫。但是曹丕打孙权就不一样了,魏国只需要让曹真抵挡住汉中来军,既可以不顾刘备,就把孙权往死里狠揍。

曹丕的兵力部署“东重西轻”,刘备也是心知肚明。所以他也可以让魏延扼守汉中,自己放手专心揍孙权。第三,曹丕继位后,魏吴发生了两次小规模的军事摩擦。双方剑拔弩张。

公元220年,夏侯惇去世,曹休接任夏侯惇的位置。曹休到任前,孙权派人去江北抢地盘,激怒了曹休。新官上任三把火,曹休直接就烧毁了孙权设在江北的据点。

夏侯惇薨,以休为镇南将军,假节都督诸军事,车驾临送,上乃下舆执手而别。孙权遣将屯历阳,休到,击破之,又别遣兵渡江,烧贼芜湖营数千家。《三国志.曹休传》

东线战场发生摩擦后几个月后,中线的襄阳战场再生摩擦。公元221年4月,即刘备出兵前的三个月,孙权趁襄阳兵力空虚,就派陈邵去占襄阳。此举让魏国大司马曹仁非常不爽,派军回击孙权,与吴军大打出手,夺回了襄阳。

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,诏仁讨之。仁与徐晃攻破邵,遂入襄阳,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于汉北。《三国志.曹仁传》

相比之下,刘备和曹丕没这方面的矛盾。所以说,刘备出兵前,孙权当时是有一点顾此失彼的。曹丕本来就针对他,他还跟曹丕屡屡发生摩擦。这在刘备看来,恰恰就是揍孙权的好时机。(如果不是孙权,换个心理素质差点的人,比如刘禅碰上这种情况,估计早就遣使求饶,双手奉还荆州了)

另外,刘备之所以打东吴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他的性格问题。刘备是什么性格?是《三国演义》里面那种动不动就哭鼻子的龟孙模样吗?不是!他其实是一种老兵性格。用当时彭羕的话说“(刘备)老革荒悖,可復道邪”。

刘备不是个读书人,他喜欢结交豪侠。关张都是社会热血男儿。相比起孙权有张昭可以团结士人,曹操有荀彧可以团结士人,刘备麾下的关、张、赵都是豪侠出身,黄忠和魏延也出于行伍。

他这种人物性格说白了,就是那种谁要是惹了他,他就要抄家伙跟人干一架的暴脾气!关羽是他的兄弟,现在被人杀了,他必须要去报仇。如不然,别说队伍不好带,他本人也会睡不着觉。因为,他就不是那种能目睹兄弟被杀,还能忍气吞声的性格。

应该说,诸葛亮的建议还是有眼光的。他认为蜀吴之战打的是声势战争,以防守反击为目的的去打,教训一下东吴即可,毕竟东吴北面也有曹丕在旁边窥伺,所以蜀汉不需要动员过多国力,而刘备一旦亲征,这个规模就大了,万一有个闪失,那就是最后的家底儿都叮咣五四的没了。

只不过,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建议,他认为自己戎马数十年,陆逊算个什么东西?结果就输了个精光。总的来说,刘备要亲自出征伐吴,是因为当时曹魏的兵力大部分在东吴方向,且刘备出兵伐吴前,孙权和曹丕矛盾不断,承受了两线作战的压力。

这种形势下,刘备出兵最好的结果就是逼孙权讲和,吐出荆州。最坏的打算就是退回益州,坐等魏吴火拼。因此从战略上看,刘备伐吴算不算是错误的决定。然而不幸的是,事态的发展跳出了刘备的剧本。夷陵之战前,曹丕没有给孙权足够的压力,逼孙权向刘备认怂;

而刘备在夷陵之战又败得太惨,以至于战后魏吴大打出手时,他连趁火打劫的力气都没了。如果他没败那么惨,当魏吴开战时,他完全可以趁势要挟孙权,让孙权吐出荆州。这比他亲自跟孙权火拼要划算得多。

python免费视频

架构

html从入门到精通